券商业绩两极分化 行业洗牌恐不可避免
炒股就看,券商权威,业绩专业,两极及时,分化全面,行业洗牌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恐不可避 原标题:每经热评|券商业绩两极分化 行业洗牌恐不可避免 每经特约评论员 曹中铭 截至4月底,券商包括非上市的业绩券商在内,国内百余家券商的两极业绩都已浮出水面。统计数据显示,分化绝大多数券商2021年度都实现盈利,行业洗牌且有10家券商实现净利润超百亿元。恐不可避值得注意的券商是,在众多券商实现盈利的业绩情形下,2021年仍然有8家券商业绩亏损,两极且累计亏损金额超过20亿元。笔者以为,券商业绩出现两极分化,可能意味着行业洗牌已不可避免。 8家亏损券商中,大同证券以亏损7.32亿元位列榜首,高盛高华以亏损0.15亿元殿后。至于亏损的原因,大同证券主要是由于对风险资产进行市场化处置,以及计提信用减值;德邦证券亏损原因在于业务及管理费支出同比大幅增长;中山证券亏损原因主要是营收大幅下降。 盈利券商方面,2021年实现净利润231亿元,为133.5亿元,为116.5亿元,为107.8亿元,为150.1亿元。亏损券商与之相比,简直有天壤之别,两者也根本不在一个“档次”上。 在此前靠“天”吃饭的阶段,当市场出现持续低迷时,券商行业性亏损成为常态。此后在券商业务不断进行创新的背景下,两融业务、资产管理业务等成为券商继经纪、自营、投行之后新的利润增长点,也让国内券商逐渐摆脱靠“天”吃饭的困境,盈利成为券商行业的“主旋律”。 近些年来券商行业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,即使是遭遇市场低迷期,券商行业整体也是盈利的。像2019年至2021年,券商行业业绩连续三年出现增长,但即使如此,仍然会有亏损券商出现。 2021年有券商盈利超百亿,也有券商亏损数亿元,巨大差距之间,凸显出相关券商在公司治理、内控机制、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短板。 笔者认为,对于券商行业而言,其业绩分化的背后,可能意味着行业洗牌大幕的开启。而且,无论是从国内看,还是从全球资本市场看,一个行业从最初的诞生、发展,到出现洗牌,是不可避免的,对于国内券商行业而言同样如此。 从国内看,经历多年的发展,百余家券商已逐渐分化出多家头部券商领跑,中间券商跟跑,其他中小券商尾随的格局。像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无论是业绩、行业地位、市场影响力、占据的市场份额等方面,都把其他券商远远地抛在后面。而且,头部券商的发展,也呈现出强者恒强局面,并与其他券商逐渐拉开距离。这既是行业发展的结果,也是行业分化的结果。 而且,近些年来,打造“航母级”券商也屡被监管部门提及。国内券商的发展,离不开监管部门的呵护。但是,在国内市场对外资开放的同时,国内券商显然有必要“走出去”,以争夺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与定价权,这就对券商的实力、竞争能力以及抗市场风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国内券商要实现“走出去”,打造“航母级”券商是非常有必要的。打造“航母级”券商,则离不开券商行业的兼并收购、资产重组。因此,可以预见的是,今后某些中小券商被头部券商兼并收购将是可期的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25万人集会,差评率61%的尹锡悦遭遇新危机
- 李嘉诚旗下公司也没钱了!和黄医药连续三年亏损上亿美元
- 道达投资手记:热点乏善可陈 医药逐步分化衰退
- 贵州茅台酱香系列酒体验中心开进泸州……
- 小牛电动国内提价销量减少三成,Q3营收净利双降
- 10倍大牛股涨停,钠离子电池暴涨,专家怒怼!银行网点行长挪用1.6亿公款赌球?家属紧急声明:谣言!追责!
- 国家航天局:我国正在论证以月球为主要基地,建立月球互联网
- 隋田力“专网通信”惊天骗局揭盖:上市公司合谋虚增收入,虚假业务“自循环”
- 汪小菲回应未履行离婚协议:我对孩子毫无保留
- “黑五”买什么?华尔街已经给出了标准答案
- 卫龙通过港交所聆讯 预计本年度在港交所主板上市
- 南非央行宣布加息75个基点
- 蒙古国总统即将访华,中方介绍行程安排
- 20亿中票发行获反馈,新城控股称还有450亿商业资产可作抵押融资
- 俄方批西方国家欲对俄油气设价格上限:他们是市场经济主要敌人
- 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预计通胀将在2023年年中开始转向
- 唯品会第三季度净营收216亿元,营销支出同比下降53.9%
- 欧央行会议纪要:如果经济出现长期严重衰退 可能暂停紧缩政策
- 十七项举措加力振作工业经济
- 土耳其外长与芬兰外长通电话 讨论北约东扩等问题
- 搜索
-